溫度傳感器在噴淋式殺菌鍋中的安裝位置直接影響殺菌溫度監測的準確性和殺菌效果的可靠性,其核心目標是全面反映鍋內殺菌介質(蒸汽、熱水或混合介質)及待殺菌物料的實際溫度,避免局部溫度偏差導致殺菌不徹底或物料過度受熱。以下從關鍵監測對象和安裝原則出發,具體說明常見的安裝位置及設計考量:
一、基于監測對象的安裝位置設計
噴淋式殺菌鍋的溫度監測需覆蓋殺菌介質循環狀態、物料核心溫度及鍋內關鍵區域,具體位置如下:
殺菌介質循環路徑的關鍵節點
噴淋式殺菌鍋通過循環泵使熱水或蒸汽均勻噴淋在物料表面,傳感器需安裝在介質循環的進出口及噴淋區域,以反映介質溫度的穩定性。
循環泵出口管道:此處可監測進入噴淋系統的介質初始溫度,確保其符合設定殺菌溫度(如121℃滅菌時,出口溫度需穩定在目標值±0.5℃內),避免因熱源供給波動導致的溫度偏差。
噴淋臂附近:在噴淋臂下方或側方安裝傳感器,直接監測噴淋到物料表面的介質溫度,反映噴淋均勻性。若鍋內存在噴淋死角,該位置的溫度數據可提示是否需調整噴淋臂角度或增加噴淋孔數量。
待殺菌物料內部及周圍
物料自身的溫度是判斷殺菌效果的核心依據,尤其是包裝內的物料(如瓶裝、袋裝食品或藥品),其傳熱速度較慢,易出現“中心溫度滯后”現象。
物料堆垛的中心區域:將傳感器探頭插入堆垛內側的代表性物料中(如模擬產品的同材質容器內),監測物料核心溫度,確保其達到設定殺菌溫度并維持足夠時長(如 F 值達標)。
物料與鍋壁之間的間隙:該區域易因散熱或噴淋不足形成溫度梯度,安裝傳感器可監測邊緣物料的受熱情況,避免因靠近鍋壁導致局部過熱或溫度不足。
鍋體腔室的關鍵區域
鍋體內部的非噴淋直接覆蓋區域(如頂部、底部角落)可能存在溫度分布不均,需針對性安裝傳感器:
鍋體頂部空間:蒸汽或熱空氣易在此聚集,溫度可能高于噴淋區域,傳感器可監測是否存在局部過熱。
鍋體底部排水口附近:該區域可能因冷凝水堆積導致溫度偏低,安裝傳感器可及時發現排水不暢引起的溫度異常。
二、安裝位置的設計原則
代表性:傳感器位置需能代表鍋內非常不利的殺菌條件(如溫度上限或下限的區域),確保監測數據可直接反映殺菌效果的臨界狀態。
避免干擾:傳感器探頭需遠離熱源入口(如蒸汽噴射口)和循環泵葉輪等部位,防止局部湍流或直接受熱導致的測量誤差;同時避免與物料包裝直接碰撞,防止探頭損壞或包裝破損。
多點聯動:單一傳感器無法全面反映鍋內溫度分布,需采用多點安裝(通常3-5個),形成溫度監測網絡。例如,結合介質循環路徑、物料堆垛中心及鍋體角落的傳感器數據,通過控制系統判斷整體殺菌均勻性,必要時自動調整噴淋強度或加熱功率。
三、特殊場景的調整
對于不同類型的物料(如高黏度液體、固體顆粒)或包裝形式(如金屬罐、柔性包裝),傳感器安裝位置需靈活調整:
針對高黏度物料,其傳熱效率低,需在物料內部增加插入式傳感器,直接監測核心溫度;
柔性包裝物料易因堆疊變形導致噴淋不均,需在包裝間隙增設傳感器,監測物料表面與介質的熱交換效率。
溫度傳感器的安裝位置需結合噴淋式殺菌鍋的結構特點、物料特性及殺菌工藝要求,通過多點監測、重點覆蓋關鍵區域,實現對殺菌過程的精準控制,確保產品殺菌徹底且品質穩定。
本文來源于諸城市安泰機械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jjznb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