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殺菌釜的噴淋水回收系統設計需結合殺菌工藝特點、水質處理需求及循環利用邏輯,通過多級處理與智能調控實現節水目標,其核心設計思路與節水效果可從以下方面展開:
一、噴淋水回收系統的核心設計要點
回收路徑與預處理模塊
全自動殺菌釜完成噴淋殺菌后,排出的廢水(含少量冷凝水、可能的物料殘留及高溫余熱)首先進入緩沖收集池,該池需具備保溫功能(如采用聚氨酯保溫層),以減少熱量損耗。預處理階段重點解決兩大問題:一是通過濾網(50-100 目)和沉淀池去除水中的固體雜質(如食品碎屑、包裝碎屑),避免后續設備堵塞;二是通過 pH 調節裝置(如添加弱堿或弱酸)將水溫控制在 60-80℃、pH 穩定在 6.5-7.5,防止水質偏酸或偏堿對管道及殺菌效果產生影響。對于含油或高有機物的廢水(如肉類、醬料類產品殺菌后),還需增設淺層氣浮裝置或活性炭吸附單元,降低水中 COD 含量,避免微生物滋生。
循環處理與再利用模塊
預處理后的水進入中間儲水箱,通過變頻水泵輸送至殺菌釜的噴淋系統,形成閉合循環。為保障殺菌效果,系統需設置在線監測裝置:一是溫度傳感器,確保循環水進入全自動殺菌釜時的初始溫度不低于殺菌工藝要求的低值(如121℃殺菌時,循環水初始溫度可維持在110-115℃),減少蒸汽加熱的能耗;二是濁度儀和微生物檢測儀,當水質超出預設標準(如濁度>5NTU或檢出致病菌)時,自動排出部分廢水并補充新水,避免交叉污染。此外,儲水箱需配備紫外線消毒或臭氧殺菌裝置,定期對循環水進行消毒,防止微生物在系統內繁殖。
智能控制系統與適配性設計
系統通過PLC控制器聯動全自動殺菌釜的運行參數(如殺菌溫度、時間、噴淋壓力),動態調節循環水的流量和加熱頻率:例如,在殺菌階段初期,循環水主要依靠回收的余熱維持溫度,減少蒸汽注入;當溫度下降至閾值時,自動啟動加熱裝置。同時,針對不同產品的殺菌需求(如酸性食品與低酸性食品的工藝差異),系統可預設不同的水質處理模式(如酸性食品殺菌后廢水偏酸,需加強 pH 調節),避免水質波動影響后續批次的殺菌效果。管道設計上采用耐腐蝕材質(如 316 不銹鋼),并設置多處清洗接口,便于定期拆洗,防止水垢堆積。
二、節水效果與附加價值
顯著降低新鮮水消耗量
傳統殺菌釜每批次殺菌需消耗大量新鮮水用于噴淋和冷卻,而回收系統通過循環利用,可將新鮮水補充量控制在總用水量的 10%-20%:例如,某肉類殺菌生產線采用該系統后,單批次新鮮水用量從 15 噸降至 2-3 噸,單日(按 20 批次計算)節水可達 260-280 噸,節水率超過 85%。對于用水量大的連續式殺菌設備,年節水量可突破 10 萬噸,大幅降低企業的水費支出。
減少廢水排放與處理成本
循環系統使廢水排放量減少 70%-90%,降低了企業的污水處理負荷。同時,回收水中的余熱被二次利用,減少了蒸汽加熱所需的能耗(如循環水初始溫度每提高 10℃,蒸汽消耗量可降低 5%-8%),間接減少了因燃料燃燒產生的碳排放,兼具環保效益。例如,某飲料殺菌車間應用該系統后,不僅日節水 120 噸,還因余熱回收使蒸汽用量減少 15%,年節能成本超過 10 萬元。
保障生產連續性與穩定性
回收系統的閉環設計減少了新鮮水供應波動對生產的影響(如停水或水壓不足時,可依靠儲水箱的循環水維持 1-2 批次的生產)。同時,循環水的溫度穩定性優于新鮮水,避免了因水溫波動導致的殺菌工藝偏差,間接提升了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全自動殺菌釜的噴淋水回收系統通過 “預處理 - 循環利用 - 智能調控” 的設計邏輯,在保障殺菌效果的前提下,實現了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兼具節水、節能、降本多重優勢,尤其適用于規模化食品加工企業的連續式殺菌生產線。
本文來源于諸城市安泰機械有限公司官網http://www.jjznbl.com/